癫抽搐吃什么药-治疗癫痫抽筋最快的穴位
101个“穴位功效大全”,快收藏吧!
1、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 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 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 抽筋、扭筋穴— —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来源:脉脉 养生
总是抽筋...按哪些穴位
我给你一个《腓肠肌痉挛的点穴疗法》,穴位不多,况且也很好找,你只要在睡觉前或者抽筋以后点按就可以了----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你早日康复!!! 小腿肚子转筋、抽筋是一般普通的称呼,医学上称之为《腓肠肌痉挛》,是一种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的现象,一般是由于人体气血不调理或者缺钙引起的,当然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尤其是睡眠状态下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处于“休息”状态,加上寒冷、下肢弯曲等都是诱发腿抽筋的主要原因。这样在睡觉前点按以下穴位就可以避免小腿肚子转筋。
一 条口 狭长为条,出人经过处为口。取穴时足跟着地,足尖向上。该处肌肉凹陷,出现一条口形状,穴当其处,故名条口。
位置:位于上巨虚下2寸。
主治:小腿子转筋、胫膝麻痛。
二 承山 “承”有承受的意思,该穴位于小腿后肌肉最隆起的地方好像小山一样,对人体起支持作用,故名承山。
位置:位于小腿肚后的人字纹处的凹陷的顶端,足尖着地,足跟提起时尤为明显。
主治:小腿肚转筋、下肢瘫痪、腰腿痛、痔疮、肛裂、脱肛。
左手不自主的抽搐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抽搐”的问题。
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肌肉持续的收缩)、阵挛性(肌肉断续的收缩)和混合性(先后出现强直性和阵挛性)。
抽搐与痉挛、惊厥、癫痫的关系甚为密切,含义也相近,但概念略有不同。痉挛是指肌肉不自主的收缩,可发生于骨骼肌和平滑肌;强烈的骨骼肌痉挛称为抽搐,一般多无意识障碍;伴有意识障碍的抽搐叫惊厥。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属于抽搐,癫痫大发作既属于抽搐也属于惊厥。 抽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神经系及小儿疾病尤为常见。
1)引起原因
1. 颅内疾病
① 先天性:如脑穿通畸形、无胼胝体畸形、大脑半球萎缩、结节性硬化、先天梅毒等。
② 外伤:产伤、脑挫伤、脑膜瘢痕、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穿透性子弹伤、凹陷性骨折、电击伤。
③ 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
④ 肿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癌。
⑤ 变性疾病:肌阵挛性癫痫、罂儿痉挛、弥漫性硬化。
⑥ 血管病
脑出血、脑血栓、脑梗、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静脉窦血栓形成、先天性动脉瘤、风湿性脑脉管炎。
2. 心脏病: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 代谢障碍
低血钠、高血钠、低血钙、低血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过度换气性碱中毒、低血糖、尿毒症、肝性脑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水中毒、核黄疸等。
4. 中毒:铅中毒、砷中毒,樟脑、同苏灵、美解眠、有机磷中毒等。
5. 神经官能症:如癔症。
6. 其他:高热惊厥、中暑、破伤风、狂犬病、特发性癫痫。
……
5)常用药品
1. 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清气解毒注射液、复方鱼腥草注射液等,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2. 紫雪丹、牛黄凉风片(牛黄抱龙丸)、琥珀惊风片(琥珀抱龙丸)、牛黄镇惊丸、止痉散、猴枣散、瓜霜退热灵、安脑丸等,口服。
6)其他疗法
1. 体针治疗:人中、素髎、百会等为首选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 注射疗法:地龙注射液,大椎、合谷、曲池穴位注射,每穴0.5--1.0毫升。
3. 耳针疗法:取神门、皮质下,用强刺激。
4. 灯火疗法:用灯草蘸清油点燃,以明火对准印堂、人中、颊车、角孙、神阙、大椎等穴,一触及起可听到“啪”声,止痉速效。
……
8)防治方法
1. 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
又如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破伤风病可引起抽筋,所以要打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病;狂犬病会引起抽筋,预防狗咬伤很重要,万一被狗咬伤,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对患狂犬病的家畜应立即杀;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2. 预防腓肠肌抽筋,要在剧烈运动前或游泳前做足准备运动、热身运动。为防止晚上睡觉时该处抽筋,白天勿过度疲劳,晚上勿使腿部受凉。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采纳为答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