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癫癫心得-癫痫穴位治疗艾灸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艾灸能治疗哪些病?
艾灸是中医中较为常见的医疗方法,次奥洋正确的艾灸方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且还具有极好的养生功效,那么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艾灸能治疗哪些病?艾灸的方法有很多,实用的方法也有不少,下面就来详细了诶一些艾灸方法吧。
1、艾灸治疗头痛
(1)头痛症状表现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2)艾灸穴位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功效,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3)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
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适合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
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2、艾灸治疗感冒
(1)感冒症状表现
风热感冒表现:面红目赤,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干舌燥,咳嗽痰稠,鼻塞无鼻涕,微微出汗和大便干燥等。
风寒感冒表现: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打喷嚏等。
(2)艾灸穴位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艾灸该穴位有醒脑益气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等感冒症状。
风门穴: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3胸椎间),左右各2厘米处,或以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之功效,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症状。
列缺穴:将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于两虎口处垂直相交,一只手食指搭在另一只手上,手臂自然落下,食指尖处即为列缺穴,艾灸该穴位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气喘,喉咙痛等症。
合谷穴: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故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通络镇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口眼歪斜,齿痛,手腕及手臂疼痛等症。
(3)艾灸方法
艾条悬灸:取风池穴,将艾条放在穴位上,头发拨向两边,小心施灸5-7壮,此方法适合外感风寒。
艾条温和灸:取上述穴位,先灸头背部,再灸四肢,将点燃的艾条放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分别施灸,灸3-5分钟,每日一到两次,此种方法适风热感冒。
3、艾灸治疗腹痛腹泻
(1)腹痛腹泻症状表现
腹部部定时疼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水分增加,甚至粪便中含脓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变成**稀水,气味酸臭,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大便是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2)艾灸穴位
下巨虚:在足三里下6寸,条口下约一横指处,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间神经痛,下肢麻痹痉挛等症。
天枢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艾灸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补肾益气,培肾固本等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消化系统病症。
(3)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悬灸下巨虚或天枢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艾条回旋灸:选合谷,天枢,下巨虚穴,将艾条一段点燃,与穴位保持一定距离,左右来回回旋施灸,一个穴位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一次,痊愈后即可。
4、艾灸治疗便秘
(1)便秘症状表现
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且无规律,长伴随排便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较长,腹胀,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随头痛头晕,腹中胀满疼痛,易怒等症,甚至引发痔疮,肛裂。
(2)艾灸穴位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该穴位有健脾益胃之功效,主治气机郁滞所致大便不畅,欲解不得,少腹作胀,嗳气频作等症。
大肠俞穴:在腰部,两腰骨高点连线与脊柱交点向两侧旁开两指,即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排毒的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防止便秘,保持肠道卫生。
(3)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点燃艾条一端,将艾条垂直悬起于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感觉温热有轻微灼痛感维度,如果觉的太热可以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切成0.2-0.5厘米的薄片,穿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取大型或中型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微微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2-5壮。
5、艾灸需知
艾灸前:
1、艾灸时不可受风,因此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夏天也是,不可吹电扇开空调。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一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皮肤表面出现水气,是体内湿气排出。
艾灸后;
1、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治疗癫痫有哪些偏方秘方?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下面提供一些治疗癫痫的偏方秘方:1.治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2.风痰迷心癫痫的治疗偏方。用甘遂二钱,研为末,放在猪心里。缚紧,纸懈,煨熟。取药出,加辰砂末一钱,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过的猪心煎汤调下。以大便下恶物为效,否则须再次服药,此方名遂心丹。3.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秤三钱。4.善怒发狂,惊邪癫。用铁落煎水服。5.癫抽筋。用雌黄、炒铅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细捣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温水送下。6.癫狂邪疾。用记葵研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7.惊痫发热。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8.风痫。用生川乌头(去皮)二钱半、五灵脂半两,共研为末,加猪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9.初生婴称惊阐。用琥珀、防风各一钱,朱砂半钱,共研为末,以猪乳调二、三分涂入口中。又方:用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共研为末,以麦门冬汤调二、三分送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