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百会穴

百会下针治疗癫痫-百会怎么针灸

民谚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而人也有三宝则是:精、气、神,三宝之中,以“神”为统领,是生命的灵魂。相应的人体三大要穴有:百会穴,可益“神”;神阙穴,可补气;涌泉穴,可生“精”。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归属于督脉,人体的手足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在这里与督脉会合,为人体阳气盛极之处,故中医称其为“诸阳之会”。

百会穴居巅顶,也曾称昆仑穴,因为从中国的地势来讲,昆仑山脉是群山之首,尤如世界屋脊,所有的山脉河流多是由此源源而下,有“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之称。取昆仑之名,意喻此穴位和昆仑山脉一样,俯瞰着大地万物。后因为与脚后跟的昆仑穴同名,故取消了这一名字。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记载:“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故名百会”。道家称百会穴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就好像电视剧里面的华山论剑,各路英雄豪杰汇聚于此,兼四周经穴密布,大有百脉朝宗,君临天下之势。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若将其比作京城,则天子脚下,能人异士很多,所以也从来都是是非纷扰之地,百会穴寄居此地,要负起保障一方安宁的作用。所以,百会穴可主百病。

归纳总结百会穴的主治疾病有:

1.百会穴具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功效。故但凡脑部的疾病,如头痛(配曲鬓穴、天柱穴治脑血管痉挛、偏头痛)、头晕目眩(配养老穴、风池穴、足临泣穴治美尼尔氏综合征)、失眠、焦躁、癫痫(配水沟穴、京骨穴治疗大发作)、卒中(失音不能言语配天窗穴;配人中穴、合谷穴、间使穴、气海穴、关元穴治尸厥、气脱),都可以通过百会穴治疗。

2. 百会穴对于人体最重要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调理,如高血压或低血压(配水沟穴、足三里穴),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血压。现代研究表明,百会穴浅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如枕大神经、额神经分支,深层为大脑皮层运动区和旁中央小叶附加运动区,局部为周边向中央结聚的动静脉网,因此刺激此穴对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有直接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将一块砭石放在百会穴,通过微循环监视器上可以看到,血流量能够增加20%以上。

3. 可治疗气陷、气脱证,如小儿脱肛(配长强穴、大肠俞穴)。

4. 可治疗炎症(配肾俞穴,回旋灸)

5. 可戒烟(配神门穴)

……

在中医临床上,对百会穴的治疗可采用针刺、艾灸、放血、埋线、药敷等方法。另外老百姓长期坚持对百会穴进行保健或锻炼,可达到益智开慧,补阳填阴,澄心清神,延年益寿的作用,但保健手法应轻柔,如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遍,每天3次,效果良好。另外,还可以采用空心掌叩击,点揉、温灸、刮痧、梳头等方法进行日常保健。

百会穴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利用百会穴来养生?

百会点位于我们大脑上方,膀胱经也需要在百会点会合。因此,我国中医典籍中也有记载,百会穴是调节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经常按摩百会穴具有提神醒脑、开窍醒脑的作用,对中风、脑膜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我国战国时期就详细记载了百会穴的按摩疗法,最早使用的是著名的扁鹊。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灸百会穴顶部可以加速大脑中的动脉血液流动,从而加速大脑血液流动,促进大脑健康。此外,针刺百会穴可改善急性脑出血的出血量,有效促进神经功能,使肢体功能恢复健康。百会穴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血液流动,有利于缓解大脑疲劳和预防脑出血。

一、什么是百会穴

百会穴是各种穴位的交汇处,与五脏相连。因此,经常按摩百会穴,可以安抚五脏,安神定志,同时还可以治疗失眠多梦。人脑中有许多血管。按摩百会穴能有效刺激血管,使其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大脑自然加快。现在中年人脱发很多,脱发越来越年轻化。地中海的发型真的不太好看。将姜片敷于百会穴,再按摩,可治脱发。这样刺激头皮,头皮得到充分的滋养,自然会有防止脱发的效果。

二、百会穴的主要症状

成人百会穴一般不易凹陷。注意是否有毛发水肿。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脑胀、困倦,应该与头部血液循环系统异常的人大脑缺氧有关。建议尽早控制血压,可以缓解这种疾病。几种降压药配合使用非常有效。你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在了解你病情的医生的具体指导下,防止焦虑和疲劳。此穴主要症状有:头痛、上重下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醉酒、头晕、失眠、烦躁不安等。此穴是人体督脉经络上的关键穴位之一,是治疗各种疾病的最佳穴位,在医学临床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三、百会穴的作用

是百会穴,督脉上的一个穴位,在头后中线。百会穴距离前发际线5英寸,距离后发际线7英寸,距离前发际线到后发际线12英寸,处于前五后七的位置。百会穴可以治疗多种精神疾病,如痴呆、中风、失语症、失眠、健忘和癫狂、癔症或癫痫,这些都有治疗作用。百会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疾病,如头痛、头晕和耳鸣。百会穴还具有壮阳的作用,可治疗气虚下陷,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百会穴可用于平针或艾灸治疗器官脱垂。

百会穴在哪?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1.生理特点

穴居颠顶,联系脑部: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此外,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即经气到头部的(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2.证治范围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

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治癫狂、痫症。现代多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3.现代研究

针刺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够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

使脑组织细胞有一定恢复。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