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上六畜治疗癫痫

小儿癫痫中医治疗效果-中医治小儿癫疯病

《本草纲目》上六畜治疗癫痫,相关内容如下:

《本草纲目》中治疗痫病的药物非常丰富,比如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五灵脂等。

具体情况如下:

1.龙胆泻肝汤:此汤药主要由龙胆草、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泽泻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痫病和癫痫。

2.天麻钩藤饮:此汤药主要由天麻、钩藤、益母草、山栀、石决明、夜交藤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平肝熄风等功效,可治疗慢性痫病和癫痫。

3.五灵脂:五灵脂是比较常见的中药,其药性温、味甘,归属肝、脾经,具有行血止痛、祛风、化痰、镇痉等作用,可治疗小儿惊风、五痫、癫疾等病症。

除以上常见的药物外,还有其他药物可治痫病,例如厚朴杏仁甘草汤。

中医认为痫病是由于肝风内动、痰火内蕴、肝肾不足等因素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机,中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滋阴清热、祛风化痰、健脾开胃等不同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痫病。如果有用药需求,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应的药物,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总体而言,癫痫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经过全面的中医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涉及到诸多因素。所以,对于癫痫等严重疾病的治疗,更推荐在现代医疗条件下,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来进行。

儿童保健 中医解读小儿癫痫

癫痫又称?羊癫疯?,是以突然扑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啼叫,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发作性神智异常疾病。小儿癫痫除遗传因素外,往往与外伤史或产伤史有关。

中医将癫痫分为惊痫、风痫、痰痫、瘀血痫4种类型。

惊痫

发作时吐舌,惊叫,急啼,不安,如将被人捕捉,苔薄白。

风痫

发作时神志昏迷,两目窜视或斜视,面色红赤,手指抽动,颈项强直。

痰痫

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口角流涎,神志模糊,犹如痴呆,或见失神,面色苍白,手足抽搐不厉害。

瘀血痫

有外伤史或产伤史,发作时头晕眩仆,神昏,四肢抽搐,大便坚硬,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色紫,面色青,舌有瘀斑。

若癫痫反复发作,次数频繁,病程迁延或失治误治,则可转变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一般以脾虚较为常见,平素可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眩晕时作,胃口差,大便稀。脾虚日久可致肾虚,最后形成脾肾阳虚之证。患儿平时可在脾虚的基础上兼见智力迟钝、腰膝酸软,四肢不温等。

癫痫的中医治疗应分清标本虚实,实证以治标为主,着重豁痰息风,镇惊开窍。惊痫者,治以镇惊安神;痰痫者,治以豁痰开窍;风痫者,治以息风止痉;瘀血痫者,治以化瘀通窍。虚证以治本为重,或健脾化痰,或补益脾肾。癫痫持续状态应采用中西药配合抢救。本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规律用药。

小儿癫痫已用西药 可以用中药调理吗

癫痫是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痫性发作。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只能做辅助治疗。

临床上可根据癫痫发作类型选用抗癫痫药物,一旦找到可以完全控制发作的药物和剂量,就应不间断地应用。一般应于发作完全控制后,如无不良反应再继续服用3~5年,方可考虑停药。

中药在治疗癫痫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单独使用疗效不确定,需要中西医结合使用,这就要找有经验的大夫诊治了。